一、政策
1、以房养老政策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武汉试点
《中国保监会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靴子落地,在这份意见中规范了保险公司的准入门槛和一些实施准则,这意味着,“以房养老”政策正式落地。《意见》将自2014年7月1日起实施,试点城市为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投保人群应为60周岁以上拥有房屋完全独立产权的老年人。
点评:
以房养老政策没有推出之前,大家翘首以盼;推出之后,大家却大失所望。应该讲,以房养老政策在未来肯定有巨大的作用,但在今天,相对来说超前了一些。当前中国老人很难接受以房养老的模式:把房子抵押所获得的资金来冲抵养老金,等到百年之后,房子归保险公司所有。这不符合中国传统的文化,把房子传给下一代,无论对老人还是对子女都是头等大事。无人赡养的老人用这种方式养老还情有可原,但有子有女的老人选择用这种方式养老的话,自身承担的压力远远高于其它人给他的压力,他自己那关也过不了。另外,具体操作过程中,保险公司会站在自身的角度来考虑利益和风险(比如,要考虑房屋未来的价值变动),而老人也会站在他自己的角度考虑,两者之间的利益平衡并不是简单的靠一个模型就能解决的。所以,理念上和操作上的障碍,使得现在的以房养老基本是不可行的。
2、呼和浩特发布更正声明,成国内第一限购松绑城市
6月26日上午9时左右,呼和浩特房地产开发监督管理处正式发表“更正声明”,称将第七项第二行括号内“含二套住房”改为“含二手住房”。至此,呼和浩特放开限购,成全国首个正式发文确定放开限购的城市。
点评:
终于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城市——呼和浩特打响了取消限购的第一枪,我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呼和浩特在第一次发文后撤下更正,大家都以为是迫于压力取消了,事实证明确实是一次更正,把“含二套房”改成了“含二手房”,完成了第一个取消限购的“壮举“。当然,呼和浩特的整体房地产市场状况是比较恶劣的,存量消化周期达到了37个月。类似呼和浩特的限购城市还有不少,今天已经有人带头了,大家可以马上跟进了。相比上周我批评的福州,这次呼和浩特有担当了许多,相信今后会出现更多有担当的城市。
3、深圳调整城市更新政策将试点小地块更新
6月24日,根据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消息,深圳市正式印发并实施《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更新实施工作的暂行措施》。该措施包括完善城市更新用地处置政策、完善城市更新地价政策、鼓励旧工业区升级改造、试点开展小地块城市更新、强化城市更新实施管理,目的是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调控管理作用。
点评:
这次深圳出台了较完整的城市更新暂行办法,除了之前提到过的拆除建筑物的年限之外,还对面积作了相关的规定,特别鼓励一些达到相应条件的小地块实施城市更新。当然从暂行办法给出的条件来看,小地块城市更新给出的条件是比较苛刻的,要完全符合有一定难度。从这点上来说,这次政策调整并不是更加开放,而是设置了更多的障碍。
二、市场
1、北京7月市场高端产品占三成
随着市场下行,北京楼市“限高令”悄然放松,近期入市的项目中高端房源供应明显增加。5月以来,包括龙湖双珑原著、北京泰禾院子、枫丹壹號、九章花园、金茂悦等在内的14个高端项目获批入市。
点评:
近期,北京高端产品入市的力度越来越大,说明了北京的中低端市场不太乐观。但是如果把希望完全寄托在高端产品上,开发商可能也会“吃药“。从这些项目的成交情况来看,高端市场的观望情绪还是比较浓重,除了北京泰禾院子精装叠墅产品5月入市热销之外,其他项目的销售情况都比较一般。随着7月份高端产品还会源源不断入市,整个的市场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2、杭州商品住宅存量近9万套
截止6月25日,杭州商品住宅存量达到88800套。而去年年底则是75000套。市场成交及价格压力逐步加大。
点评:
杭州楼市商品住宅存量高位增长的态势并未得到缓解,核心问题还是过去两三年土地的供过于求,导致目前的上市量居高不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可能要到下半年市场压力的作用下,上市量才会放缓。因为企业已经卖不掉房子,再上市还是卖不掉,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拉长工期,放缓上市节奏,减少上市量,逐步改善供求关系。
三、企业
1、万科B转H和毛大庆出走
(1)万科H股6月25日登陆港交所,成为第三家完成B转H股的公司。
(2)上周,一条微博搅动地产圈,传杭州万科总经理刘肖将接替毛大庆,任北京万科总经理。
点评:
本周,企业方面的新闻又被万科占了头条。最正的新闻是万科B转H,万科港股的挂牌事宜尘埃落定。在当前弱市中,这两天的万科企业的股价表现还算坚挺。现在最重要的是万科三个上市平台的分工。王石在新闻发布会上讲到“由于刚上市,万科企业平台分工还未明确。“,这不是特别好的理由。我认为,万科在上市之前就应该有明确的界定。万科A、万科置业和万科企业这三个公司的定位如果不明确,会对投资人的决策产生很大影响。
上周最吸引人的八卦新闻,要数毛大庆被逼走的传闻了。我也和毛大庆本人进行了核实,他回应说这完全是编剧。我也觉得这条微信言过其实的,当然就算是人事变动,我也认为是非常正常的。由于万科过于引人注目,王石、郁亮、毛大庆又是我们地产界的大V,关于他们的话题吸引大家的眼球也是很正常的。在这种情况下,万科和这些老总们要有被大家“消费“的自觉。
2、绿地与中国信达合作,借壳金丰投资获国资委原则同意
(1)内地房地产开发商绿地集团宣布,与中国信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拟于资产管理、联合投资、资本运作与产业融合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计划三年内合作规模达到500亿元人民币。
2)6月26日,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资获上海国资委原则同意。
点评:
从3月份金丰投资披露重组方案到今天获得上海国资委原则同意,其实绿地上市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了。只不过绿地是国有企业,还需要各方面的审核。另外,在这个当口,绿地又得到了500亿元的授信。虽然我们知道,授信不等于实际放款,但在弱市市场中,这也是对企业很大的支持。
3、各企业营销总人事变动
6月20日,碧桂园集团执行董事、营销中心总经理杨永潮调任集团董事局主席特别助理,其执行董事职位未变,营销中心总经理一职由集团副总裁、粤闽区域总裁程光煜出任。
点评:
这周,碧桂园的营销总出现变动,有点出人意料。再怎么说,在之前顺风顺水做了这么多年的情况下,今天发生这样的变动还是要打个大大的问号的。到底今年碧桂园是业绩压力临阵换将还是全力进攻海外地产,还有待观察。
另外,今年以来,各企业的营销总也有不少变动,包括新城、协信、景瑞、升龙都陆续传出营销总变动的消息。看来今年市场压力大,营销总的岗位同样也压力巨大。
四、易居
房价点评网上线、乐居微信购房季
6月28日,易居旗下两个大产品房价点评网和微信购房季上线。房价点评网与传统房地产网站“房源信息+电商优惠”模式截然不同,以购房者最为关注的“房价”为切入点,开启“一房一价+专业测评”之路,站在第三方立场为购房者提供置业指南。同日,乐居推出为期一个月的首届“微信购房季”活动。
点评:
易居旗下的两个板块不约而同地推出互联网新产品:克而瑞推出了房价点评网(针对购房者),乐居推出了微信购房季(针对营销),预示了易居从传统的房地产服务企业向现代的互联网房地产服务企业的转变。房价点评网(www.fangjiadp.com)的上线打破了中国房地产信息的“黑箱”,给购房者提供了真正的购房指导平台。乐居微信购房季通过与目前最火热的移动社交平台微信合作,为购房者提供全新的微信购房方式,并为合作开发商提供基于微信的全面移动营销解决方案。
五、土地
我们关注到,华润继上周福州拿地之后,这周又在南京出手,说明大企业对一些大宗地块已经关注已久。此外,本周大部分土地还是以底价成交的。这说明,当前的土地市场还是一个弱市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