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上海自贸区不可复制,因为上海的经济基础、开放程度、政治地位等条件是其他城市所没有的。但广东四个经济特区:前海、南沙、横琴、白云空港已经联手联手争夺下一个自由贸易区试点。除此之外,天津东疆、重庆、浙江舟山等城市采取不同策略,争取自由贸易区的试点机会。对于这些城市的申请,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员表示:天津、重庆极有可能成为争取自贸区试点机会,但是自贸区很可能成为金融家的乐园。从上海开始,自贸区的建立将逐步摸索、完善、推广至其他城市。笔者认为,国家谨慎布局自贸区不仅仅是为了实现中国经济一体化,重要的是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摆脱对房地产经济的依赖。
建立自贸区的双重利好
中国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多年来依赖进出口贸易,但因为全球经济萎靡的大背景,中国经济受到不小影响。自房地产发展飞速发展以来,带动了地产上游下游许多产业同步发展,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发展,同时,中国经济的“房地产依赖症”也越发严重。探索和发展自由贸易区不仅仅是对中国贸易的一种支持,也是我国实现经济一体化,另寻经济增长点的必然结果。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经济融入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但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市场需求回落,经济下滑带来贸易保护势力抬头,贸易摩擦和WTO内部争执不断,我国外部市场可谓风雨摇晃。中国经济内忧外患,建立自贸区不得不发展上升到国家宏观战略层面,这一战略意义不仅仅促进经济转型的手段,更是进一步深入改革开放,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布局。
六大产业受益 平衡经济发展
上海从2011年开始,第二产业对GDP的决定性影响地位被第三产业所取代,制造业中心的转型路径已经日渐明晰。在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中,涉及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降低,而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拟合度极高,预计未来,在第三产业中,批发零售、信息服务与金融业服务提升作用最为明显,交通、仓储、邮政也将在自贸区建立后迅速复苏。
鉴于上海的发展趋势,我国的自贸区战略布局有助于助推航运服务、金融、国际贸易、物流、地产、信息服务六大产业发展,逐渐解脱对房地产严重依赖。其中金融是改革自贸区最大亮点。金融一定自由化是国际自贸区的普遍特点,也是契合我国金融创新的大背景。
房地产受益最快 对经济影响力逐渐减小
区域地产受益于自贸区带来的土地升值,自贸区面积有限,在区位良好、经济基础和国家政策的支持背景下,自贸区土地越发珍贵,显著增值带动周边土地、物业升值。但是自贸区对土地物业价值的提升对经济的影响力会逐渐减小,一是在于受益范围不大,另外在于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逐渐消弱中国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
上海建立自贸区是“李克强经济学”试验田,关键是如何发挥作用将中国经济从硬着陆的风险中拯救出来,结构性的改革表明此前禁止进入的行业将扩大外资开放范围。进一步改革开放,实现经济一体化,消除中国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但消除中国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并不等于房地产行业的萎缩,而是让房地产行业更加市场化、健康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