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评"期间国家统计局集中公布二季度和上半年经济、房地产数据,恰逢总理给出下半年经济方向,又正值房地产市场处于困境且正好是年中盘点,我不妨揣摸一下新华社“五评”楼市背后的声音。
1、为何是五篇?是不是因为一周工作日是5天,到周六就没人看了?连续5天对同一个主题进行评论也足以让其关注度达到顶峰。历史上新华社对房地产的点评基本是1-3篇,而且过去对房地产市场的评述都伴随着比较大的宏观调控政策出台。此次评论从数量上来说,已经够得上克而瑞年中市场报告了,从覆盖面来说,也把当前市场除了保障房外的方方面面状况、问题、建议等涵盖在内了。
2、作者何许人?署名作者都是新华社相关记者,而且基本是资深房产条线记者,点评水平相当高,堪称国务院参事水准,事先必然做了大量调研和访谈工作(估计我的微信也被参考了)。特别是对三个拐点的分析和对商业地产的判断这两篇,专业功力极高!
3、带来什么信号?从点评来看,最重要的信号应该是政府认为当前市场的状况依然是正常的。无论是对看多、看平还是看空的各类观点,给出了一个方向性的结论,认为以市场方式调节房地产市场将会是未来常态。
4、短期会有何动作?首先应该是限购政策在各城市或取消或调整,短期内是可看到的。本周武汉就确认调整了,南宁和上海也都流出相关传言。我在5月底时就将讲到了限购不会取消但可以调整,未来数月将会有更多城市调整限购。其次是房地产税制改革也在进行相关铺垫,房地产税也将呼之欲出的,虽然当前市场状况对出台房地产税来说时机不对,但舆论准备已经开始。
5、有些观点还是值得商榷的。一个是有关土地财政退出,从短期来看我认为是不现实的,5-10年内在地方政府还没有找到替代收入的情况下,不要轻言土地财政不依赖;其二是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建立,我之前也讲过很多城市根本不清楚到底有多少房子,何况一个国家。往往这种微观的统计调查工作也是政府最不擅长的,即使再下达行政指令,也是很难落实到位的。其三是商业地产的问题虽然大家已经很清楚,但地方政府在这方面冲动依然强烈,如果现有地方考核体制不变的话,单靠新华社的呐喊依然无济于事。
这次"5评"应该讲是历年新华社评论房地产中最专业最到位一次,希望这次新华社的水平能够一直保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