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服务热线 021-6086 8888

稳增长和房地产健康发展是总理期盼的新常态—评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

作者:首席分析师 丁祖昱  发布时间:2015-03-14

昨天,李克强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回答了记者提问,总共有17个记者提问了大大小小38个问题,其中和经济及房产相关的,我们归纳下来主要有三个大方面,接下来逐一解读。


稳增长是第一个新常态。虽然稳增长和调结构都在总理的回答中提到,但从总理的字里行间我们还是看到,当前的经济增长有一定的压力,各类风险也很多。但从总体来看,当前的经济增速总理还是给予很大信心的,这些信心都会表现在接下去的具体政策和政府行为当中,稳增长也是一切产业发展的基础。


李克强总理:“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我们经济增速调整为今年预期增长7%左右,看起来增速是调低了,实际上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因为中国的经济总量增大了,已经超过了十万亿美元。如果按7%增长,那每年就要增加一个中等国家的经济规模。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注重质量、效益,促使中国经济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级,那就可以在较长时期保持中国经济在中高速水平增长。我们实现现代化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对世界也是巨大的贡献。

我多次说过,在新常态下,我们会保持中国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如果速度放缓影响了就业收入等,逼近合理区间的下限,我们会在稳定政策与稳定市场对中国长期预期的同时,加大定向调控的力度,来稳定市场的当前信心。我们这几年没有采取短期强刺激的政策,可以说运用政策的回旋余地还比较大,我们“工具箱”里的工具还比较多。我并不否认,中国经济面临着下行的压力,有多重风险,关键在于新常态下要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中间找到平衡点。”


总理也专门提到了简政放权的问题,确保了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就业没有受到影响。实际上简政放权就是让更过的企业加入到经济活动当中,中国就是人多,人多自然企业多,设立企业更方便了,加入到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就会大大增加,这点毋庸置疑。


李克强总理:“简政放权有利于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激发市场活力,也可以用它去顶住经济下行的压力。去年我国经济速度放缓,但是就业不减反增,简政放权起了很重要的支撑作用。

本届政府两年内下很大力气完成了当初提出的五年内砍掉三分之一行政审批事项的目标,其中有的是取消,有的是下放。我们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后,每天就有上万家企业登记,比上年增加了50%。可见,活力来自民间,而简政放权的减法可以对应对经济放缓发挥支撑的力量。所以我们必须继续下更大力气来推进简政放权。”


银根宽松是第二个新常态。虽然总理回答的是关于金融风险方面的问题,包括政府债以及其他的一些金融风险,但总理的言语当中还是认为当前中国的金融风险不大,储蓄率高,地方政府性债务大多是投资性的,和其他国家发生的金融危机的本质有巨大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总理又提出让金融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那么银根宽松一定是必然的。


李克强总理:“中国的确存在着个案性的金融风险,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这是因为中国的经济还处于合理区间,而且我们的储蓄率比较高,地方政府性债务70%以上是投资性的,是有收益的,而且我们也正在规范债务平台,堵后门、开正门。就银行来说,资本充足率较高,拨备覆盖面也较广。虽然不良贷款也略有上升,但是在世界上仍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我们允许个案性金融风险的发生,按市场化的原则进行清算,这是为了防止道德风险,也增强人们的风险意识。今年,我们就要出台存款保险制度,而且要进一步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降低企业的资金杠杆率,也可以使金融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保障房和商品房共同健康发展是第三个新常态。总理专门回答了关于房地产方面的问题,这和2014年只字未提产生了巨大差异。总理自然首先强调保障房和棚改,从民生角度来说是毋庸置疑的。但对商品房的发展,特别强调了刚需,强调了改善,也给出了长期平稳健康发展的期望。另外总理也对不同城市的差异提出了因地施策,因此今年一定会看到更多的地方政府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给出相关的政策支持,当然北京、上海如果政府评估市场很好的话,不调整当前的限制性政策也无口厚非。


李克强总理:“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住房既是经济问题,更是民生问题。中国政府要做的就是要为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提供住房保障。今年,我们在改造棚户区、城市和农村危房方面还要加大力度,各增加100万套。中国政府有保障群众基本居住条件的责任。

房地产市场有其自身的规律,中国国土面积辽阔,有特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小城镇,情况各异,所以我们要求强化地方政府合理调控房地产市场的责任,因地制宜,分城施策。中国城镇化进程还在加快,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是刚性的,我们鼓励居民自住性住房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保持房地产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回答海外投资买房是”彩弹“。这类问题肯定不会有正面答复的,数据上也不会给予相应的支持。不过总理也没反对在海外置业,也邀请了该记者到国内买房,这实际上也给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总理也为中国房地产做海外广告了。


李克强总理:“中国正在逐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下的可兑换,这本身也表明在推进资本市场的开放。但是你说有大量的中国人到海外购房,而且成了某些热点城市的最大购买者,这个可能还要做评估,我没有这方面确切的消息。我所得到的是,中国去年吸引外资是力度最大的一年。外资进入中国达到1200亿美元。同时,我们也愿意看到中国的企业“走出去”,中国的公民到国外去创业,当然,既要遵守中国有关法律的规定,也要遵守当地的法律。我看你的面孔是一个西方人,你的中文说得这么流利,不知道有没有在中国买房?当然,我们是欢迎的。”

关注方式

微信扫描二维码

查找微信公众号【丁祖昱评楼市】

搜索微信号“dzypls”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