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在文章中讲了在住宅生命周期的前5%的阶段,房地产与互联网可结合的三大万亿领域:采购、营销和金融,而在住宅生命周期的后半段,平均长达66.5年的运行和维护阶段,住宅与互联网能结合的市场更为广阔,盈利点也更多,主要包括了三大领域:
第一大领域,物业管理。互联网让物业服务更高效而人性化。在社区增值服务中,将互联网思维新商业模式运用到物业管理环节中, 可以较全面地覆盖社区的物业管理服务范围。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加快向互联网物业管理服务转变,就目前来讲,主要有以下三个类型:1,专业商,专门为社区提供物业管理服务的公司,利用互联网整合社区居民需求,提供相关配套服务及增值服务,如彩生活,作为物管企业首家上市公司,市值超过母公司开发企业花样年就很说明问题了;2,开发商,特别是全国性的千亿公司,旗下都有上千个社区在管理。完全可以借助互联网,完善传统的保安、清洁等基础物业管理服务,迅速培养客户依赖度,把社区增值服务作为未来都赢利点,这类企业如万科、绿地等,一旦他们认识到物业管理到价值后,都会爆发出巨大的商业价值;3,平台型,即今天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全国范围内架设起商家、社区、物管三者互动的平台,并不断充实内容以提升客户粘性养成客户消费习惯。这种模式的核心价值在于普遍性和大流量,对互联网资源利用要求较高,如易居联合新浪腾讯等推出“实惠”。
第二大领域,社区电商。互联网可使社区的商业业态更广泛,定位更精准。社区结合电子商务搭建的社区服务平台,能提供居民“最后100米”范围内的服务。
在当前电商市场上,已经开始与社区增值服务嫁接的电商——淘宝和顺丰,均做到了良好的开端。淘宝代购,利用其商业渠道的优势,设立社区淘宝网网购实体服务点,帮助消费者一站式购买日常家居等各类用品,以及水、电煤等公共事业缴费,信用卡还款和其他个人消费。顺丰嘿客,则利用了物流优势,建立了“便利店+快递” O2O的社区新服务模式。
第三大领域,社区金融。互联网使社区金融服务更贴心、细致。社区金融把线上的平台与线下的金融点作有机对接,形成较为全面的社区金融服务。目前,多家企业已搭建社区金融服务平台,拉近了金融服务与社区的距离,包括:民生银行的社区网店、招商地产的招商银行APP、万科的社区银行以及彩生活的小微贷款。
以上这三个领域虽然刚刚启动,但都涉及到客户几十年以上的需求,潜在价值巨大,理论上随着当前一手住宅销售碰到天花板后逐步出现回落,未来后销售时代的每一块市场都要大于我昨天讲的住宅开发销售阶段的采购、营销和金融,虽然布局刚刚启动,但硝烟四起,未来竞争一定也是白热化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