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服务热线 021-6086 8888

成都楼市:解密2013,露底2014

作者:成都首席分析师 闫涛  发布时间:2014-01-22

  


    2013年的成都楼市你看懂了吗?2014年的成都楼市该何去何从?且看克而瑞成都机构首席分析师闫涛如何做出精彩的解读。


背景:2014年1月,各地土地集中成交,而各地住宅成交出现了明显下滑。


闫涛:现在是一月的第三周,这个时候来说楼市有没有开门红为时尚早,正常的判断标准至少应该是以一个季度为主。


背景:2013年成都所有成交的土地中有近一半的土地成交出现不同程度的溢价,溢价超过50%的有87宗,溢价超过100%的有29宗。


闫涛:2013年成都土地的供求比达到了几乎有史以来的最低点0.7,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供不应求,开发商愿意拿地、敢拿地。尤其是龙泉的大面板块、新都的大丰板块以及城南的华府板块,已经是在过去常规的热点土地成交范围之外成为了新的热点。


    2014年应该跟2013年这种先冷后热的情况不一样,我们认为应该是平稳的、健康的、有效的发展,跟过去一脚刹车一脚油门的情况可能会不一样。


背景:据CRIC研究中心发布的《2013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50》显示,千亿房企扩容至7家,大型房企实现了金额、面积集中度的双双取胜,房企分化严重,市场高度集中。2013年,蓝光与保利对成都市场的头把交椅争夺异常激烈。


闫涛:这两家房企在2013年所成交的金额加起来有200多亿,这几乎要占到大成都范围里面整个成交总额的15%。而如果毛估,在整个大成都范围内一共有大大小小的开发商近600家。蓝光、保利两家企业的成交金额占到600家企业成交金额的15%,房地产的高度集中化已经非常明显了。


背景:房地产市场高度集中,房企分化日益严重,未来房企该如何发展?


闫涛:对应到一家房企,它能占到头把交椅,一定靠的是内功,包括营销节奏、拿地节奏、项目的前期定位、对于产品创新性研发都有着独到之处。现在一个绝对的热点——小三房热卖,在小三房相对控制面积的情况下,它的功能已经做到舒适最大化。因此在这个情况下,相当于是一个品牌的植入。大型开发商背后一定是对应到各项资源的投入,对于产品的创新和整个产品的打造是有很大好处的。

关注方式

微信扫描二维码

查找微信公众号【丁祖昱评楼市】

搜索微信号“dzypls”

最新文章